
中小船企“倒闭潮”来临?韩国政府援助即将到期
在历经4年实施后,韩国政府针对中小型造船企业的环保船舶技术研发援助项目将在今年年底正式落幕。
在全球船舶环保规制日趋严格的当下,这一消息对于研发投资能力本就相对薄弱的中小型船企而言,无疑是沉重一击。韩国业界担忧,稍有差池,这些企业将难以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甚至面临生存困境。
根据所属于韩国国会产业通商资源中小风险企业委员会的共同民主党议员张哲民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获取的提问答辩信息,向中小船企提供技术支持等的“环保中小型船舶技术力量强化项目”将于今年年底终止。
该项目于2022年设立,旨在环保船舶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助力在研发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船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当时表示:“考虑到相较于大型船企,中小船企在船舶设计能力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不足,该项目是为维持造船业生态体系而设立。”
该项目具体涵盖技术援助、技术开发援助以及人力援助。其中在人力援助方面,通过重新雇佣在造船业不景气时期退休的专业人员开展工作。
此前,该项目一直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负责主管,今年起转由韩国海洋水产部接管。
事实上,这一援助项目的预算逐年减少,今年项目分配的预算相较于首次实施时已减少了一半以上。
2022年,该项目预算为58.1亿韩元(约合446万美元),到2023年降至52.98亿韩元(约合408万美元),去年更是大幅削减至25.33亿韩元(约合187万美元),今年预算维持在25.33亿韩元(约合175万美元)。
韩国国会解释称,这一预算额度已较政府最初的方案有所增加。据韩国国会相关人士透露,去年政府提交的预算案中,该项目仅编制了8亿韩元。经国会审议,最终将其增加至25亿韩元,形成了目前的预算规模。
该项目在韩国中小船企中颇受欢迎。自2022年实施以来,每年的援助成果均超过目标值。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提交的业绩资料显示,在标准船型开发及设计工程技术援助方面,2022年完成14件,2023年完成16件,2024年完成11件,分别超出目标值4件、2件、3件。人力雇佣情况同样每年也达成了目标值。
不过从去年开始,该项目的预算和雇佣规模开始缩减。2022年和2023年分别雇佣55人,与目标值一致,去年则减少至25人,今年的目标值依旧维持在25人。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与韩国政府研发支持力度逐渐衰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府正在环保船舶技术研发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继集装箱船之后,中国在环保及高附加值船舶领域也正在大步迈进,追赶韩国的步伐越来越紧。
韩国进出口银行(KEXIM)海外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杨宗瑞表示:“2019年,中国整合两大国有造船集团,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CSSC)。以合并时的数据为准,其下属研究机构及子公司多达147家。该集团将借助国家支持,自主开展各类研发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共享。” 鉴于政府援助力度上的这种差距,韩国业界人士担忧韩国中小船企未来的生存将愈发艰难。
杨宗瑞强调:“韩国多数中小船企几乎不具备研发功能,这导致它们不仅无法积累环保船舶运营经验,也难以开展相关技术测试。在当前环保船舶规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下,这些企业很可能接连倒闭。”
